第1156章 大项目(1/2)
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驱动联盟。
周瑜从未想过把持所有商业,也不认为自己能够在当前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在大夏联邦这片土地,聘请数量那么庞大的员工团队。
并且,哪怕是用无人制造工厂去代替庞大人力需求,虽然现在技术层面已经能够满足,但对社会而言,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商业方案。
所以新科集团的很多商业动作在其他企业机构看来,总是有些“特殊”。
像这种高级别,甚至跨当前国际顶流技术的技术授权和团队培养合作,简直就是“天上掉金馅饼”,虽然要花些钱和股份去换取,但是绝对稳赚不赔。
夏芯国际作为新科联盟中的半导体巨无霸,当它开始下定决心扩产、增加投资、提高员工收入、扩招的时候,哪怕新科半导体公司的员工招聘难度都有所提升。
毕竟新科半导体公司也没有夏芯国际的生产规模,一直就没有大规模招聘普工,没有和高校们有过这方面合作。
而中原半导体、京兆由研、晶东方这些半导体企业的高管层们,在看到夏芯国际这公司腹泻式公布一堆项目公告文件,那群股民疯狂用钱包投票,推得夏芯国际的股票连续三天连板(三天每天都有10%的涨幅),又急又气。
夏芯国际是由章如镜带着自己培养的核心工程师团队建立的,虽然用了不少其他资方的钱,但核心项目一直都抓在自己手里,哪怕章如镜现在退到二线,将李立珉推到了总裁位置,但李立珉本就是他的心腹学生,在夏芯国际的高管层会议上,章如镜只要出席不发表反对或者其他异议,其他管理层都心知肚明,这些大手笔项目肯定已经是商议过的,也就不会有多少反对意见。
但中原半导体、京兆由研这些半导体企业不同,虽然他们的管理层也都是技术出身,但终究要考虑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而且只要是资金额度比较大的项目,需要开的会议、专家团队考察的次数,都是普通民营企业不能比拟的。
这样做也有各自的利弊,虽然动作会慢一点,但对资金利用更慎重,不至于盲目追求新技术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导致资产损失。
而且只要确定了方向和意见,能够做的事情也比普通民营企业要更加“豪气”。
夏芯国际是提高员工收入,增加招聘规模数量,但那都是“在商言商”。
而当中原半导体、京兆由研这些企业决定投资新技术之后,虽然已经是殷历2024年的3月,但亮出来的项目手段,却也是普通企业无法比拟的。
有一些地方媒体发布消息:【揭牌启动蓉城市高新区功率半导体测试中心及电子科技大学——蓉城市高新区研究生培养基地,现场有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涉及制造、研发、设计、应用等领域,总投资额达35亿元……】
而在几日之后,大夏联邦官方也发布新闻:【拟出台大夏联邦首个产业专项政策,力争殷历2024年实现功率半导体产业规模倍增……】
《大夏联邦功率半导体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征求意见稿)》及《关于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若干zhegce(征求意见稿)》,拟通过完善产业链条布局、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业要素配置等方式,为推动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项政策支撑。
以打造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先进制造引领高地、重点围绕加快制造业项目布局、推动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协同水平、提升行业话语权和竞争力、引导高校院所与本地产业协同发展……
这一堆大动作,直接占了新闻频道数分钟时间,听得不少大夏联邦的本地股民们恨不得在这一晚上的时间算好自己能够调整出来的仓位和子弹,就等着明天开市的时候,直接梭哈进半导体版块。
“夏芯国际在上个月搞了三连板,还只是说要扩大生产、提升技术,而且还没有回调!这次咱们官方的大动作,还是真金白银的投资,这尼玛明天半导体版块肯定大爆发!”
“草草草,大A这些年是越来越猛了啊,这么多钱要是真砸进来,让我想起了当初新科集团和一堆高校、半导体企业搞国产半导体的年代了,那时候我也吃了不少利喜。”
“看来这次的大动作和新科集团也有不少关系,不然蓉城市不可能提前好几天就有动作。”
“当初是完成技术独立,并且升级攀爬到了全球一流,现在的代工水平都超过了台积电和韩星电子,这要是再升级……龟龟,我不敢想后面是啥了。”
“那些说新科集团可能因美利坚那些企业的恶心手段而开始在我们国内涨价销售的狗们,我这次倒要看看你们会不会用这些项目成功后的成果。”
网友们总是记仇、追热点的。
而行业内的普通人,现在虽然很激动,但也有些焦虑。
支持制造业重大项目落户、鼓励企业参与半导体产线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培养半导体制造人才团队、打入行业龙头供应链、鼓励高校院所开放设备仪器资源……这些大手笔虽然对产业发展是极好的,但对于他们这些已经在行业内的人而言,听到的却是有一堆技术要升级,他们如果不愿意学习,不能够进入新技术项目,就会落后……
在半导体产业这些高科技行业,虽然也有一些论资排辈的现象,但归根到底还是靠个人和团队的实力技术说话。
新技术,能行,就能升职加薪。不行,那就不可能在这个团队里面待下去。
而这些行业内人士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
翌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